close
血管性,能力,局限性,病人,情感

提問: 血管性癡呆有何表現? 問題補充: 血管性癡呆有何表現? 医师解答: 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表現血管性癡呆是指由于腦血管疾病引起的,以癡呆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腦功能衰退性疾病。發病年齡常常在50-60歲之間。臨床表現與腦血管病損部位、大小及次數有關。診斷血管性癡呆,必須具備癡呆癥狀、卒中史、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史和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征,CT 或MRI 檢查證實腦內局灶性病灶;癡呆必須發生在腦卒中發病后3 個月內;血管性癡呆起病急緩不一,有的病人是在一次或多次卒中發作后起病,而有些病人卻沒有明顯的卒中發作,表現為腦動脈硬化的早期表現。但多數為階梯式發展,一次一次疊加,直至出現全面癡呆。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早期癥狀、局限性神經系統的癥狀及體征、以及癡呆癥狀。(一)早期癥狀:見于緩慢起病者,潛伏期較長,一般不易被早期發現,可表現為腦衰弱綜合征和輕度認知障礙。1、腦衰弱綜合征可發生在腦動脈硬化的無癥狀期,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年之久。表現為輕微的頭暈,頭痛,腦力勞動易疲勞,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維遲鈍,工作效率降低。睡眠質量下降,失眠多夢。近期記憶力減退,對此常引起患者繼發性焦慮。情感障礙為典型癥狀,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情感脆弱,嚴重時情感失禁,控制不住情感反應,無明顯原因或為小事易傷感、易激惹、易怒,常為克制不住情感而感到苦惱。早期人格保持良好。神經系統檢查可能僅有眼底視網膜動脈硬化的征象。2、輕度認知障礙認知障礙并未達到癡呆的嚴重程度,隨著腦側支循環的建立,腦動脈硬化癥狀的好轉,認知癥狀也隨之明顯好轉。輕度認知障礙表現為:近記憶損害;不能集中注意力,專注于某一項工作的能力下降;對新事物、新情況的理解和反應能力降低,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參與社會的主動性下降;語言運用能力下降,表達及理解語言的能力下降,找不出合適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思想,或以許多較詳細的敘述來代替專門的詞匯。(二)局限性神經系統癥狀及體征局限性神經系統癥狀及體征為腦血管病繼發的或后遺的腦損害神經癥狀和體征。由于腦血管受損的部位不同,可出現不同的癥狀和體征。(三)癡呆癥狀:癡呆的早期,核心癥狀是記憶障礙,以近記憶障礙為主,晚期出現遠記憶障礙。與AD不同的是:雖然出現記憶障礙,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自知力保持良好,知道自己易忘事情,常準備有備忘錄。早期的另一癥狀是病理性贅述,說話羅嗦;有的病人提筆忘字,或有流利型失語現象。此期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理解力、判斷力以及人際交往和處理事物的禮儀、習慣均保持良好狀態,人格保持良好,此期被稱為局限性癡呆。在癡呆的發展過程中,認知障礙加重,記憶力、定向力、智能障礙嚴重。病人在行為及人格方面也逐漸發生相應的改變,如變得自私、吝惜、收集廢物、無目的的徘徊;生活逐漸地變得不能自理,不知饑飽,不知冷暖,外出走失,大小便不能自理,不認識親人,達到全面癡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yupo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